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10月20日,中國工程院副院長、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通過線上同步課堂,為貴州醫科大學“協和班”學生講授《醫學精要——醫學導論》課程,2021級、2022級“協和班”全體學生在電教中心錄播教室參加學習。
王辰在授課時,圍繞“醫學—衛生—健康”三者及相關學科的概念定義、內涵屬性、實踐體系、關聯交融的學理架構進行剖析,并指出群醫學和“促、防、診控、治、康”六位一體健康照護在健康大同時代的應用價值和創新前景。他表示,醫學是多學、人學、至學,是自然科學,是社會科學,也是人文學科。醫學是為恢復、維護、增強人的健康而發展出的知識、技術、藝術、學術體系,幾乎涉及所有學科,集各種學科之大成。醫學是多學,醫學以自然科學和技術、社會科學和方法,人文學科和文化為基礎衍生發展而來。醫學是人學,醫學以照護人、人群、人類的健康和生命為己任;群醫學是一種價值觀,是一種方法論,是一種理論,是一種行動,是醫者責任。群醫學統籌個體與群體,追求群體、種群乃至人類和眾生健康效益最大化。醫學是至學,醫學廣涉幾乎所有學科,集人類知識、技術、藝術、學術之大成。
王辰院士強調,“上醫醫國,中醫醫人,下醫醫病”,醫學生應該有以天下、國家、民族為己任的醫學情懷,要保持謙卑、敬畏生命的誠懇及救國救民的情懷,要有治學修身、行醫濟世的境界,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。身為醫生應當對醫學有更深刻的體悟,要深刻認識自己所肩負的使命,既要做主要照護個體的臨床醫生,更要努力成為踐行群醫學理念、投身公共衛生事業的“上醫”。
王辰院士的授課理論有深度,內容有廣度,是一堂深刻的專業理論課,更是一堂生動地“思政課”。同學們表示,通過這堂課,不僅學到了專業理論知識,更加深了對“醫學”專業和“醫學生”身份的深入探討和思考,接下來要更加刻苦學習,磨練本領,努力成為一名德行兼備、仁術一流、口碑甚佳的“人民好醫生”。(作者:韋芝珊 來源:教務處 編輯:陳祥貴)